七彩天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七彩天小说 > 偏我重生春不渡 > 第44章 044 结识

第44章 044 结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此一事,阿碗到底是不放心池青,生怕她再趁着自己不注意做出点什么事来,故而每日无论如何人都要抽出点工夫到池青那边看一眼。

幸好池青似乎是听了她的话,这一个月都老老实实的。

等酒陈置了一月左右,池青趁着阿碗在的时候,才将一坛酒给开了,倒出来抿了一口,许是因为不是用的她自己制的曲,看她样子似乎是不太满意。

阿碗不饮酒,也不太懂这些,不过这酒开了一会,便有人敲了院门,郑阿婆过去看了看,外头是一个娘子,说在外边闻到了酒香,她是爱酒之人,便觍这脸上门讨一口酒喝。

郑阿婆问了池青的意思,池青也不小气,因对方是女子,便将人请了进来,只当是多一个替她品酒的人。

来人自叙姓纪,纪娘子喝了池青的酒,一副惊喜且有陶醉的模样,说从未喝过这样的好酒,问起池青这酒是否能卖如何卖,说她当家的是一家酒楼的掌柜,想要买下池青这批酒,甚至以后池青酿的酒他们也都要了。

阿碗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怎么池青刚把酒开了,她还没跟池青商量着怎么卖这酒呢,买家自己就找上门来了——这也太巧了吧。

郑阿婆也尝了尝池青酿的酒,她虽然也有些疑惑,但是她能品出池青酿的酒的确是好酒,对于纪娘子的出现倒是觉得也是符合常理的,毕竟人家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纪娘子忙不迭地表示赞同,一副生怕她们不愿意卖酒的样子,阿碗想了想,虽然心里还是没底,但是她也不愿意池青到时候自己出去卖酒,她也不能时时刻刻盯着池青,如今买家自己上门,倒也省却了一些麻烦,只是阿碗跟池青曾经吃过这些酒楼店家的亏,心里难免有些顾虑。

阿碗还在犹疑,池青想了想,出声答应了。

池青答应了,阿碗也不好说什么。

郑阿婆识字,便跟纪娘子立了字据,说她们会每月给纪娘子丈夫所在的酒楼酿一批酒,他们自己派人来取,先预定了半年的数。

卖酒的事情解决了,阿碗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要去纪娘子说的酒楼看一眼。

这事她不好让萧屿跟着,萧屿自己也心虚,阿碗还在斟酌着言辞想着要怎么把他先哄回府去,萧屿自己便说他困了想要回去歇息。

阿碗哪有不应的,让立秋将人好好护送回去,回头便跟池青说自己要去纪娘子说的酒楼看一看,顺便往周围打听打听,看看对方是否靠谱,别万一又遇着坏人了。

池青也不放心阿碗一个人出去,连忙请郑阿婆也跟着一道去。

阿碗跟郑阿婆便一路找到了纪娘子说的酒楼。

纪娘子说的酒楼的确是在的,看起来生意也不错,阿碗往周遭问了问,倒也没问出什么不对劲的。

眼见着问不出什么,阿碗确也没有彻底放心,只想着以后还是得再来。

酒楼的厢房里,许嬷嬷见她们走远了,回身跟萧屿道:“其实我看少夫人也不像是个坏心的,其实真让她知道了,也是无妨的吧?”

萧屿沉思了一会,终究还是摇了摇头——他信不过阿碗。

阿碗跟郑阿婆难得出来,两人往城门那边去了一趟,到底是没敢出城去,怕出去了就回不来了,因此只是看了一眼,便打算回家。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城门那边倒是热闹。

两人刚转身呢,身后突然出了变故,有兵士将行人驱至大道两旁,阿碗跟郑阿婆到底是心里有鬼,他们还没近前,两人便已经躲到角落里了。

阿碗提心吊胆小心观望了一会,见那些人不是冲着她们来的,稍稍松口气,拉着郑阿婆往人群中走,边走边跟旁边的人打听是出了什么事——虽然城外的事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但阿碗还是担心会不会有人会来找她们麻烦。

旁边的大娘倒是有些惊奇:“你们今日不是守在这里,等着要看魏将军进城吗?”

“魏将军?”阿碗并不知道大娘口中说的人是谁,不过将军嘛……阿碗继续问道:“是打了什么胜仗吗?”

“听闻南边水匪猖獗,前些年闹了灾,他们还抢了朝廷赈灾的银子,”大娘倒是没有隐瞒,“魏将军前两年便领了上命去南边剿灭水匪,出去了两年,总算是传来了好消息,听闻是找到了水匪的老巢擒住了匪首,如今便是要回来复命领赏的。”

阿碗听到“水匪”二字,眯了眯眼睛,没再接话。

郑阿婆在一旁却突然问了句:“南边的水匪……是楚州吗?”

大娘似乎不太清楚:“应该是吧?”

郑阿婆也跟着沉默下来,阿碗察觉到郑阿婆情绪似乎有些不对,不免多看了她几眼,郑阿婆并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她站在原地,跟着众人的目光望向城门口,似乎是再等待和期盼些什么。

阿碗等了很久,才终于等到城门那边有人出现,阿碗原本还以为,这么多人在这里等着看着,那个“魏将军”怕不是生得年轻英俊,然而等来的却是一个约莫六十岁的老头儿,不免有些大失所望。

虽然是个老头儿,不过看着倒也是精神得很丝毫不显疲态,他眼神往人群中看了一眼,原本有些吵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阿碗看了一眼便没多大兴趣,正想叫郑阿婆回去,回头却发现郑阿婆神色似乎是有些激动,要不是阿碗眼疾手快抓住了郑阿婆的手腕,怕是她就要忍不住冲上前去了。

“姥姥!”阿碗喊了她一声,见唤不回她的神绪,拉着她往后退,低声道:“阿婆!”

郑阿婆回过神来,似乎也知道自己差一点做了什么,带着歉意地看向阿碗,神色疲惫地道:“我们回去吧。”

阿碗点了点头,也不多说什么,跟郑阿婆沉默地往回走。

城门离她们住的地方很远,一路上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气氛莫名沉重,好不容易回到她们住的小院,如今身边也没外人了,阿碗这才问郑阿婆:“姥姥你先前怎么了?”

郑阿婆长叹一声,道歉道:“对不住,先前是我一时之间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她见阿碗还在看着她,闭上了眼睛道:“其实以前关于我儿的事情,我没有说全……我儿当年出事……便是跟朝廷被劫走的那笔赈灾银子有关……他们非说……是我儿跟水匪勾结,最后……”

“如果魏将军剿灭的水匪,是楚州的那些水匪的话……”郑阿婆面上生起一丝希望,“我想要问问他……是否能找到证据证明,我儿没有跟那群匪徒勾结、我儿是被冤枉的……是否能替我儿洗脱身上的不白之冤。”

然而说着说着,她眼神又慢慢地暗淡下来:“只是我儿都已经死了啊……不只是他,我女儿、儿媳、孙子、孙女、外孙……他们全都死了啊。”

“对不住,我先前失态了,”郑阿婆神色凄惶,“我一时之间乱了心智……差一点便做了错事。”

阿碗沉默了一瞬,安抚道:“姥姥你没错。”仅仅从郑阿婆的言语之中,阿碗没办法知道郑阿婆身上发生的具体事情,但是郑阿婆的悲伤难过做不得假,她不至于因为这样的事情便去责怪郑阿婆。

郑阿婆收敛了神色,幽幽道:“你放心……我以后不会再像今天这般了……”

阿碗打量着郑阿婆的脸,知道她虽然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心里大概还是有些记挂的,因此摇了摇头:“姥姥你今天的确是鲁莽了些。”

郑阿婆连忙欲道歉,阿碗拦住她,问她:“阿婆你跟那个什么魏将军认识吗?”

郑阿婆摇了摇头:“我本就不是京城人氏,只在我儿刚中进士那会在京城住了些年,后来又一直随着我儿在外任,在京中认识的人不多……在京城那会,我儿也不过是微末小官,魏家又是武将,因此跟他们家并没有什么往来。”

“这便是了,”阿碗叹气,“姥姥我们都不认识那个什么魏将军,也并不知道他的为人如何,就这样贸然求上去的话,万一他不是什么好人呢?”

“且不说他剿灭的水匪是不是楚州那边的水匪,就算是……那其中一定就都是真的吗?”阿碗承认,她习惯地将事情往坏处想,“万一其实剿灭水匪这事根本就是假的、是他们跟水匪勾结找几个人出来冒领了功劳呢?”

郑阿婆有些迟疑:“应该不会吧?”

“怎么不会呢?”阿碗看着郑阿婆,“当初在城外放火的那些人,不也都是朝廷派去的官兵吗?”

郑阿婆沉默良久,长叹一声:“是我一时鬼迷了心窍——”

“这不怪姥姥你,”阿碗摇头,她其实也能理解,郑阿婆身上背负的可不仅仅是她儿子的冤屈,还有程二、谢三……等等许多人的冤屈,甚至还有他们一行从南边到京城一路上走来许多在路上折损了的人的性命,然而到了京城之后,却一直伸冤无门,乍然听到当初害他们深陷至此的水匪可能被剿灭,一时之间情绪激动也是情有可原的,阿碗抓住郑阿婆的手,“姥姥你先别急,万一其中有诈呢?”万一这是个引郑阿婆他们上钩的圈套呢。

“我们再好好打听打听,看看这些事是不是真的,”阿碗安抚郑阿婆道,“我们先打听打听,看看这个魏将军是不是个好人……是不是值得信任,等弄清楚了这些,我们再商量商量好吗?”

其实按着阿碗的想法,还是等贺莹认祖归宗,她们去求贺莹更稳妥一些,但是如今贺莹的身份毕竟还没有揭晓,这话她也不好跟郑阿婆提前说。

“我回头想想法子,看能不能跟魏家的人结识一番,”阿碗摇了摇头,继续安抚郑阿婆道,“虽然可能一时之间没办法接触魏将军,但是我们可以先看看魏家的其他人的为人到底怎么样……如果魏家其他人都不怎么样的话,想来魏将军也是不可信的,我们可不能冒这个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