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白菜是酸甜口的,都留给她,就着大麦茶泡米饭,来一碗。
深绿见她又吃茶泡饭,皱了皱眉,想着晚间嘱咐浅绿提一桶米粥回来。
午膳分了上下两场,也没挤占午休时间。
点绿与浅绿都去东厢房睡了,她俩一个年纪小得养足精神好做包打听,一个晚上值夜。
明媚靠坐在榻上打盹,保持随时能清醒的状态。
三岁起,她一打盹就容易脑子过度活跃,每次有这种机会,赶紧往前世的记忆里扎过去,把那些上辈子小学、初中老师硬是塞进来的知识翻出来,看看哪些有用,目前还没看到高中老师的部分。
若非两世精神能量加成,有打盹换知识的机会,她且想不起来农具怎么改良呢,更别提给她爹换个升官机会了。
若是不给他换,他去不了南阳,她也进不了宫。
早知今日,也不知还该不该给他换那个机会。矫情就没劲儿了啊,明媚对自己说。
成年人,不为选择后悔,明媚咬牙给自己灌鸡汤。
穿越到这个架空平行世界,是明媚想不到的。金手指来的这样烧脑,也是她预料不到的。地理相通,更是令人意外。只不知道这个朝代,是在哪个历史进程里。
深绿坐在脚踏上,垫着厚实毯子,靠着明媚的腿,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络子。
碎绿捧着自制作业本去倒座房,看大门。她在自学九章算术,明媚等她把古代版本的微积分自己学会。
深绿知道她认真,看起书不管不顾的,特意嘱咐她别把窗户关死。
碎绿点头都应下了,很听话。
这帮小妮子,各有各的不足之处,若非娘子纵着,她定给她们的臭毛病都掰过来。
明面上,明娘子最是规矩,宋嬷嬷、米姑姑都夸的。
实际上,得说,明娘子是在规矩内活得最舒坦,连带着她们这些宫女也能过好日子。她不压榨人,也不打骂,最是和气,就是太爱学习了。
深绿跟着明娘子,只当是前头十几年受苦得来的福报,一定要守好才行。
每日下午都是明媚绣嫁妆的时间,一般没人来打扰。
她终归是备嫁状态,本朝姑娘们门禁不严,也就出嫁前半年需要禁足在闺阁绣房里,一来绣嫁妆,二来磨性子。
明媚的嫁妆大部分是少府准备的,小部分来自掖廷宫,都是符合皇家气度的物件,定不会让殿下丢了脸面。加之郡主指派苏长史亲到少府走一趟,上下诸人自是上心又上心。
对明家而言,不仅给家里省下一笔钱,另有宫中的赏赐送去南阳。
这是天大的恩赏。
贴身的小玩意儿,需要明媚自己备下。
这倒是好,原来莫说是成衣,想要一匹布千难万难,使了银子也得看人眼色,冬衣都是恨不能拿夏衣换。
如今尚衣局把各色布匹都送了来,任由明媚剪了做荷包、络子、手帕,不够,拿了条子来,马上再送。
趁这机会多拿些合乎法度的料子,给四个绿都做了四季衣裳鞋袜,大伙自己动手,几个下午忙活就都得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明媚一向看得开,只要是有利于己方的,没什么是不可灵活机动的。
死守着规矩受罪,当个老实本分人,不是她的风格。
王府宫女衣服颜色规矩不多,不是红黄两正色就行,不用像宫里似的一水儿各色的绿蓝。
点绿、碎绿都在长身体,原本是捡深浅两人的旧衣服穿,新衣都往大里做,生怕做小了穿不上几日。
点绿爱花俏,各色春夏碎花裙子做了大大小小一堆,冬衣只得两件,还是深绿上手给她多做了两套。
碎绿还是爱蓝绿,挑着纯色的布匹裁剪就得了,正好不与点绿冲突。
深绿、浅绿大姑娘了,也爱美,宫女的衣服样子少,但女官的可多。
深绿稳当,衣服颜色都选的偏深,纹样吉祥繁复,用女官规制内最富贵的手法刺绣,预备着到王府里能镇的住下面的丫头小子。
浅绿随着自己喜好,她喜欢粉色、妃色、玫瑰紫这种,粉紫底儿按着季节绣上各色花卉鸟雀,通体梦幻的冒泡泡那种才好,冬衣大氅都给她做成了粉嫩的。
明媚把自己那份粉紫色调的料子都给了她,又领了不少回来,这才足用。刚好本朝偏红的粉色难得些,她这四季一身粉的女官打扮也够震撼了。
本朝王爵侧妃能有两个女官名额,虽然只有八品,那也不是宫女待遇能比的。
宫里薅上几回,等出了宫,省下的都是自己的,殿下不会计较那几个荷包多了少了。
只要能力兑现的及时,肉、绸缎早晚都会有。
她没什么特别的衣服喜好,大衣裳都是尚衣局准备出来,定是随着规矩与秦王、郡主的意思来。贴身衣裳,绫罗绸缎棉麻各色的都做了些,不同季节情况不同,安心适宜最重要。
明媚给自己打气,在哪里都是当个打工人罢了,谁没打过工呢。以封建王朝财富向上积累的速度,多给大老板分忧,当个金领,月入百万不是梦。
七天后,赵嬷嬷再一次刷新在后殿。
浅绿与点绿刚提了午膳回来,赵嬷嬷就带着风刮进来,两人停下车忙着行礼。
屋里,深绿打了帘子出来,明媚紧着收拾榻上的丝线,下榻穿鞋。
赵嬷嬷诧异她们午膳时间晚,这时候宫中主子都已用膳结束了。
明媚也不多解释,扶着嬷嬷亲热地往榻上坐定,深绿过来上茶。
“嬷嬷也用上一口。”明媚邀请突然闪现的赵嬷嬷一起吃饭。
天大地大,也得吃饭,吃了再说别的。
赵嬷嬷也不着急打开话匣子,她是掐着点进宫,从贤妃娘娘那儿混了一顿午膳出来的,宫人都是六分饱的量,再吃一顿小意思。
宫中看大门的中班侍卫都对赵嬷嬷印象深刻,自打贤妃娘娘与长公主府联姻,赵嬷嬷入宫一次比一次早,从一般命妇入宫的下午提前到晌午,如今更是次次进来都对着饭点。大包小包进宫,大包小包出宫,长公主府与蓬莱殿两家好的跟一家似的。就连为嬷嬷赶车的,都是长公主府的谒者亲来,属实是大阵仗。
荀真送了嬷嬷进去,他不善言辞,就在侍卫值房等着,多少说上两句话。
赵嬷嬷来往之繁,已经是走亲戚都叫人嫌烦的频率了。宫中都知道郡主对贤妃娘娘实在是敬重,接连使人入宫问安,次次送来重礼。
皇帝陛下都吃味儿,连着召见了几次苏长史。听说是,点名要郡主外甥女把供应婆婆贤妃的秦州特产也送来给自己。
说到长公主府苏长史,个子真是高。
十七八岁尚未加冠的年纪,三品绯袍,走在一众白胡子老大人身边,鹤立鸡群似的。
见他与老大人们寒暄,处处妥帖周到,令人如沐春风,乍一看像个敬老尊贤的清瘦后辈文人。
入宫时,龙行虎步,坚实有力,又是武将气派。
苏长史出宫,十有八九要碰上秦王殿下。
殿下脾气不算好,在桂宫敢摁着齐王殿下打,到了陛下跟前都不带认错的。
对着苏长史,他居然言听计从,不过是讲了秦州风俗,殿下就开始骑马出宫,再不坐车了。
后宫前朝从来相牵连,郡主嫁回母家这么大的喜事,随着长公主府主动热络,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安定了朝中不少老臣的担忧。
陛下与长公主姐弟情深,有长公主在秦州,上压东西凉王,下退北方胡虏,固若金汤,边疆永宁。
七年冬,长公主过世。
自此,秦州一直遭受非议,颇有一波大臣担心这龙兴之地尾大不掉。
龙兴之地,秦州故里,皇帝老家,对他们这些山东人而言,也不过得一句尾大不掉之评语。
偏僻蛮荒,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山东膏脂丰腴之地,江南鱼米瓜果之乡,士人互相结党,只重乡土宗族。
若非尚有李氏、上官氏、崔氏、许氏等秦州氏族世代居住,若非上官氏等宗族拒绝内迁,若非天下军功多出关西,恐怕整个山西地区要被他们鼓噪唇舌,批判成蛮夷之辈所居。毕竟,没了这个时常给帝国放血的大口子,他们能分到更多民脂民膏。
自陛下定都洛伊,关西山东之争,江南河北之乱,贯穿了显德年间。
陛下因此,亲征数次。
“你这里的红焖羊肉,滋味更浓厚些。”赵嬷嬷尝了一口,诧异。
红枣、枸杞、白萝卜、胡萝卜,都是一样的配菜,赵嬷嬷仔细看,与正殿所用并无不同。
可惜少了土豆,明媚暗暗感叹。
“娘娘不爱辣味,这是提回来放了辣醢重新炒过了。”深绿解释道,浅绿打了炒锅,就为这一口儿辣。
“秦州辣醢?”辣椒自西域那边传入时间不长,尚且只在小范围流行,没想到宫中竟有爱这味道的。
“秦州贡入宫中的辣醢,分了不少给蓬莱殿与醴泉殿,因娘娘与公主都不爱,宋嬷嬷来了见我们娘子爱这个,便回了娘娘公主,都赏给我们娘子了。”
深绿继续解释道。
娘娘那份儿,是宋嬷嬷给带的。公主那份儿,是公主爱惜碎绿,这才特特送来给她解馋的,其余人都是沾光。当然,其中内情不可分说。
明媚与遂安公主不能相见,碎绿却常常被叫过去醴泉殿,陪着小公主丈量房顶、水井、高台等,小公主想知道月亮的高度,目前还没能得手。
明媚估摸着是印度或西亚先得了辣椒,这才从丝路那边传了进来,这东西原产墨西哥及南美,不知外头是否已快进到大航海时代。
念及此处,突然生了忧患,羊肉都不香了。
一碗荠菜瘦肉汤泡饭,明媚陪着赵嬷嬷用了午膳。
在宫里尝到了老家口味儿,给赵嬷嬷吃顶了,站起来溜达消食。
赵嬷嬷打量着明媚这外间的布置,挂画、香具,插花,清爽有余,富贵不足。
将来王府西院可得多添置些摆件进去,不能叫人看轻了咱们长公主府。
深绿见嬷嬷打量周围,有些不好意思。屋里原该是置办些好物事的,毕竟娘子身份改了。结果三个绿都不同意,只她一个如何劝得动娘子。
挂画是娘娘赏赐的,宫乐图,是绢本墨笔画,少府所制。
香具也只有香宝子,存放的是遂安公主赏赐的梅香。平日里,博山炉内是不放香的。
插花,更是遂安公主使人送来的,连梅花带青花瓷瓶,摆放在屋内东西两处。粉红色的茶梅,花朵饱满,小巧玲珑,形态优雅,挺拔秀丽。搭配上松枝与菊花,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正是秋末冬初的氛围。
明媚却很自在,赵嬷嬷不明说,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寒酸的。
银子还得攒着干大事,花出去布置屋子,不值当。
一顿饭加上饭后消食,一个时辰过去了。
赵嬷嬷这才捧着大麦茶转回来,进入正题。
明媚以为是有回信了,还想着秦州到京中快马加鞭居然这么快嘛。
结果赵嬷嬷只是来说火炕使用效果的,专门进来就为了夸赞明媚而已,还答应她下次来给她带辣醢,秦州长公主府里最正宗那种。
若非明媚还问了些外头的事儿,赵嬷嬷就是纯进来唠嗑的。
赵嬷嬷的松弛感刷新了明媚的认知,她觉得秦州虽然气候不好,却一定是个世外桃源,不然养不出赵嬷嬷这么,嗯,这么好个性的女官。
她居然一点都没觉得长公主府自由出入宫禁的权力有多珍贵,就这么随便溜达进来,跟串门似的,来和明媚说两句没什么用的话,然后就走了。
贤妃娘娘会怎么想,其实明媚也不知道。但是宋嬷嬷一定不会往好处想,明天得加班了。
明媚都觉得她有点过于不尊重皇权了,后来觉得是自己可能被驯化了,居然还没赵嬷嬷想得开。她又开始期待郡主给画的大饼,秦州一定很好,想去。
虽然要为赵嬷嬷的出格行为承担一定的后果,但是明媚觉得还行,没那么心不甘情不愿。
看着另一个女性活得潇洒,明媚挺开心的。未来的她也能有机会,拿着长公主府的腰牌随意的进出皇宫。
虽然,她没什么进来看看的欲望也就是了。
赵嬷嬷随性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后当邻居肯定错不了。
秦王府就修建在平阳长公主府的隔壁,共用一堵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