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今天就到这里吧。”
配音导演在耳机里说,郑千玉和他们打了招呼,退出频道,长吁了一口气。
他配的这个角色戏份并不多。郑千玉第一次接到有声剧的工作,是因为原定的配音演员开了天窗,正好郑千玉声线也适合,才临时让他试一试能不能顶上。
郑千玉在这个行业完完全全是个新人,经验几乎为0。而且那时工作室并不知道郑千玉的真实情况,只是问郑千玉能不能尝试,郑千玉点头,简单了解过角色之后,提交了试音。
随即,他得到了这个角色。
一开始戏份不多且没什么对手戏的时候,郑千玉只要单独录好台词提交文件即可。当时还有小真帮他讲解角色,郑千玉摸索着开始这项新的工作,他的起步是缓慢的。
后来的台词里有大量的对手戏,需要在线上配合导演录制。那个时候郑千玉和工作室已经签了合同,负责人找郑千玉聊过,问他介不介意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导演。
“你的状况是比较特别的,不过不是业内的唯一一个。”
指的是郑千玉失明这件事。
“因为我们都是走商业合同,有规定的工期,不管如何,工作都是正常交付的,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些辛苦。”
线上实时录制,意味着郑千玉无法一边听一边配,而是几乎要提前把所有台词都背下来。同时要顺好剧情、角色动机和感情。
已经和演戏差不多了,郑千玉的准备时间和条件还没有正常演员那样充裕。
“我有心理准备。”
郑千玉道。
“准备好了才会签合同。而且,没办法按时完工是要扣钱的吧?”他笑,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说实话,我不是为了理想在工作,是为了生活,这是我不得不做好的理由,所以要谢谢你们肯给我这个机会。”
他面对工作一向认真,话也说得诚恳,不愿成为负担,给人添麻烦。负责人打从心底尊重郑千玉,道:“是你值得,千玉老师,我想尽可能方便你工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他导演能了解你的情况是更有利的。”
负责人本身也是配音导演,其他导演也是工作室的成员。介于目前只有负责人和小真两人知道郑千玉是盲人,她也就之后郑千玉将会怎么进行工作来了解他的想法。
“还有,你也知道这个行业,配音演员是有点像艺人的,所以这件事也有可能成为你的宣传点。”负责人道,“抱歉,我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冒犯,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我在运行这个工作室,每个演员的路线,要接什么工作,这就是我考虑的事情。
“如果换小真来和你对接这种事,她绝对说不出口来。”负责人笑,像对自己在做这种事也感到无奈。
郑千玉理解她的意思。一个失明的配音演员,多少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如果他配得好,算郑千玉有本领;如果他配得不好,那也是情有可原。
知名度对一个配音演员来说和能力同样重要,有时候可能是更重要。从长远角度来说,郑千玉如果肯暴露自己,他可以获得更多关注。
“我觉得……”郑千玉道,“我不想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让别人知道。”
他顿了一下,道:“所以我不会公开这件事,而且,我想我应该不会有什么名气的,比我专业的老师太多了。至于工作室的其他老师,他们知道了工作也会方便一些,这个我不太介意。”
万一郑千玉自己记错台词,导演及时纠正也是最快的。
“好,我了解了。”负责人对他说,“不过,我认为别太早对自己的发展下定论,你的能力并不差,我看人还是很准的。”
郑千玉怔了一下,随后道:“谢谢。”
负责人很轻松地说:“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是吗?”
郑千玉知道她指的是自己接到的那个角色。在前一个演员辞演的时候,在原作剧情之中,该角色还是一个平平无奇、不太起眼的小喽啰。
也只有小真这样的冷圈人会注意到这个角色。
谁知道在郑千玉接下这个角色之后,原作者在续作之中给他写了新的剧情,增添许多高光,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正值有声剧第一季马上发布,因为新剧情而涨了很多关注度,不少人也在等待这个角色在剧中的首次登场。
郑千玉也承认这是一份谁也没想到的运气。
在几次线上配音的工作之后,郑千玉逐渐适应。他在工作前的准备一直很充分,在正式配音之前将台本转了语音,一句一句背了下来,还在其他空闲的时间去听了原著的有声书,帮助自己理解了整个故事。
有工作的日子,郑千玉的时间逐渐被它占满了。这也意味着他和某些人的交流时间被迫减少了。
叶森等到郑千玉回复的平均时间逐渐被拉长——拉得很长。
郑千玉和他说过,要做好工作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一次线上配音动辄五六个小时,在这期间他是无法接收、也无法回复消息的。
没有郑千玉消息,叶森安静了一段时间。
直到这一天郑千玉又到夜幕降临,才空下来整理未读的消息。
下午六点,叶森发了一句:
我在工作,但是很想你。
一句孤零零的话,通过机械音的朗读,传入郑千玉的脑海之中。
他知道叶森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大概率上,他工作时的注意力也会很集中。
想念真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插曲,如何打断了他,拿起手机,给一个看不见的人发消息。
这个人既慢,又没什么色彩了。叶森的想念像他往一个深井之中投石子,因为既昏暗,又遥远,即使远远的水中泛起涟漪,也很难被观察到。
或许他很快就会厌倦了。
郑千玉心想。
他回复了叶森,那是一句比较苍白的问候。让叶森等很久,郑千玉实在没有办法做出改善的承诺,和现在的郑千玉相处就是一点点微弱的反应,以及无尽的等待。
叶森像守在另外一端,几乎没让郑千玉感受到等待,他的消息就到来了。
“工作结束了,很想你。”
他说话没什么头尾,也没什么关联,但主旨总是很明确。叶森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没有意识到要如何去修饰自己的需求。
林静松站在阳台上,日落很久了。
因为天气和暖,他在阳台放了桌椅,把电脑放到外面来做。林静松调整了一点角度,在他的阳台上,可以隐约看到几个街区外郑千玉的住处。
那真的很隐约了。如果天气很不好,大概率是看不见的。
郑千玉很忙。林静松工作了一整个白天,下午三点,在两个线上会议的间隙,他练习了自己在油画课上学到的技巧,画了一张色彩小稿。
林静松画得无比艰难,对于色彩的调配,他已经掌握了原理,却无论如何也调不出自己设想的颜色。
他以前看郑千玉调色,他总是很轻松随意地调配出那些色彩,几乎不怎么需要思考的。林静松面对着那个颜色诡异的调色板,有些茫然了。
画出来的东西,也不怎么好看。艺术是很珍贵的天赋,不是人人都有。大概像林静松这样毫无天赋还执意踏入的人也不是很多。
他的油画老师对他的态度更加温和可亲,像对待一个没救的孩子。
林静松没有感到如何挫败。他知道油画不能在阳光下直接曝晒,于是找了一处通风,且不会受到阳光直射的角落晾干自己那尴尬的习作。
他没有开封郑千玉的颜料。林静松拿了颜料问过老师,老师说没有开封的颜料可以放更久,它们还有一些时间。
林静松不想浪费了它们,买了一些新颜料,一板一眼地练习着。
当他的画也画完了,工作也做完了,郑千玉还是没有消息。没关系,等待对林静松来说是最小的一件事。
他很谨慎地斟酌语句,说明自己真实的情况和感受。
郑千玉的电话打来了。
那是一个视频电话。
林静松立刻接起来。
镜头里一片漆黑,只能晃到窗外一些微弱的光。郑千玉的声音道:“噢……我忘记了。”
他摸摸索索,去够一个位置并不熟悉的开关。将床旁的一盏阅读灯打开。
天黑之后,郑千玉在家还是会开灯,他是存有一些光感的,仍能感受到外部的光线。和常人一样,郑千玉并不适应全黑的环境。
不过躺到床上,他就很少开灯了,那盏灯他很少用。
林静松看见了郑千玉,他换上了睡衣,坐在床边,试探一样,朝镜头摆了摆手。
“能看到我吗?”
郑千玉举着手机,他有些掌握不好距离,镜头离得很近,让林静松完全看清他。
他道:“抱歉,我今天……有点忙,现在才休息。”
郑千玉抿了抿嘴,对他说:“刚刚看到你的消息。”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没有提及叶森消息的内容,也没有说自己作何感想。
郑千玉展露出一点微笑,像感到自己在打扰,说:“我点错成视频了,刚想挂,你就接了。”
林静松看着屏幕里的郑千玉,夜风吹拂,将他夹在画板上的那副画轻轻掀起一个角,发出细微的响声。
好像无论过去多久,接触到郑千玉这件事仍然让林静松感到不真实。想念可以得到回应,林静松曾全然拥有过,又全然失去过。
拥有时他不曾去细究过理由,失去后他也不敢再深思其原因。
“没关系。”他道。现在,他只能看见郑千玉,而郑千玉看不到他。
“我想多看看你。”
林静松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