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天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七彩天小说 > 100米以下没有证书 [潜水]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宋瑜和林潜兮起得不算早。

民宿老板看他们行事不急不缓,颇有点好笑,“你们真不像是来徒步的,倒像是吃了饭后顺道逛街。”

宋瑜想到两人什么都没准备就一路来到P市,有点想笑,“怎么不是呢。”

两人从民宿出发,这个点上路上人已经多了起来。有的人全家出动,带着重装,拖家带口准备登船;有的人则杵着登山杖,徒步装备齐全,看到宋林两人轻装简行,一脸困惑。

“你们是准备船去船返,还是山脊徒步呢?”

林潜兮正在翻手机找攻略,他们两人没有丝毫准备就出来了,船到桥头开始找攻略,这下被人抓包,尴尬的不得了。

宋瑜从不为这种事情尴尬,“徒步吧,是往这个方向吗?”

对方上上下下打量两人,摇摇头,“你们行吗?那一段路不好走哦。”

社交媒体上说这一段山脊和山谷的环路大概有13公里,路线前段有一段陡坡,几乎没有“路”,手脚并用地在陡峭崖壁上爬。

林潜兮把社媒上找的照片给宋瑜看。他自己常年锻炼,背几十斤的设备是家常便饭,区区徒步不在话下;但宋瑜看起来像是常年坐办公室的精英,运动能力不详。

宋瑜余光里瞧了他一眼,能看出林潜兮的揶揄,他自是不甘示弱,“小时候单靖去不了的地方,是我背他上去的。”

顿了顿,“他一定没和你说过。”

单靖死要面子、嘴比鸭子还硬,必然不可能给林潜兮说自己丢脸的事情。

林潜兮也不说话,争论这些没用,到底行不行,上山的时候就知道。

两人愉快地徒步到长城的起始段,抬头看去,一时竟分不清这是悬崖还是城墙。那一段一段山石林立的墙面宛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仔细看去,又隐隐有人力雕琢的痕迹。

“这……有点像箭扣长城啊。”

林潜兮暗自咋舌,在他眼前是近乎80°垂直的陡坡,每一层的石壁层层垒叠,因为颜色相近,几乎分不清分界线。石壁之间没有围栏、没有扶手、更没有可以称之为“路”的东西,那就好像是一节又一节的台阶,镶刻在天然的悬崖峭壁之上。

峭壁上已经爬满了人,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冲锋衣,手脚并用地向上爬,从林潜兮的角度向上看去,与其说是“爬”山,不若说是“攀”山,他多看一眼恐高症都要犯了。

但是,来都来了……

宋瑜上手摸了一下石头,一个借力登上了第一节。他身量比林潜兮高,手长脚长,舒展四肢的时候竟有一种武侠小说里猿臂轻舒的矫健感。

这一节并不困难,他拉了林潜兮一把,轻扶着林潜兮的腰,问道:“你先上?”

林潜兮不再客气,他向上看了一眼,确保和前方的队伍有一个身位的安全距离后,开始按自己的节奏爬山。

他的体力是真的很好,长时间的潜水训练让他的心肺功能处于巅峰状态,整个攀岩的过程几乎没有打乱他的呼吸节奏,只有在明显超过臂展长度的某些节点上遇到一些困难。

宋瑜也不差,他少时读书的时候几乎和单靖一样具有冒险精神,什么都想尝试,只是单靖比他更闹腾,一时间家长们并没意识到宋瑜其实也是个魔头。大学毕业后宋瑜收敛了不少,但他坚持跑步,基本每年都会参加几次城市马拉松比赛。

相比起两人的轻松,其他攀在崖壁上的驴友就显出差距了,有的明显平时缺乏锻炼,爬到一半的时候双腿痉挛、抖个不停。这段长城会惩罚每一个不自量力的人,他们行到路中,下不去,只能哭着继续往上。

有个姑娘边哭边爬:“这破山,非爬不可吗,呜呜。”

边上的朋友不忍心刺激她,只好鼓励道:“别哭了,一哭喘不上气,更难爬了。”

当林潜兮和宋瑜终于爬到山顶,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P市水库在阳光下如同跳跃的鳞片,又似是被揉碎的星河。群峰之间,雾霭缭绕,万顷碧波随着山风轻轻战栗。远处青苍的岛屿如同水墨山水,氤氲在冬日的雾气中,看不真切,竟有一种有别于江南水乡的朦胧感。

水库中有船驶过,拖曳出细长的白色波纹,原本倒映在水中的青山和长城一时间远了,林潜兮指着水面,大声问:

“像不像一幅画?”

宋瑜回头看去,有风吹来,卷得两人衣服猎猎作响。

宋瑜说:“你站在山上看他们,他们也在船上看你。他们装饰了你的画,你也成了他们的景。”

“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嗯,我想到那句诗,‘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感而发。”

林潜兮咋舌,“你不会也是双鱼座、文科生吧。”

宋瑜笑了,“我不是学法医的吗。”

林潜兮又不可避免地想起单靖,那个文科生、双鱼座,天生浪漫主义人格,喜欢读泰戈尔的诗集,还会绞尽脑汁写一段十四行诗。

他突然想说说自己的事情。

“我原本准备明年尝试下300米的。”林潜兮在冬日冷冽的山风中,轻轻地诉说。

他声音不高,像是在诉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宋瑜并非对此一窍不通,他经历了单靖的水下救援,知道300米对一个深潜运动来说有多么极限,也知道林潜兮这样的开头代表着他暂时无法进入那个位置。

“我上一次的挑战,六轮海子,水下270米,那个位置距离弗兰克的282米只差3分钟。”

弗兰克是美国洞潜圈的高手,他比林潜兮年长几岁,面对复杂水域和洞穴都有出色的应变能力。有一年林潜兮出国参观潜水展认识了弗兰克所在俱乐部的成员,他们一起聊天,聊到中国、聊到G省、聊到六轮海子,于是第二年弗兰克就来到了这里,经过实地摸索和准备,大半年后,下到了282米。

“每个潜水员都有自己的固定潜伴,但真正的大深度却都是孤独的,因为人力有极限,能下到那个深度的凤毛麟角。单靖最大可以下到140多米,我那一次挑战就是他在那个位置接应我的。”

“那天我状态很好,所有仪表上的数值都显示我一切正常,我按预计的时间抵达270米,没有氮醉、意识清醒、设备运作正常、各项指标良好。我看了一眼潜水电脑,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也知道自己再向下几分钟就能打破记录。”

林潜兮呼了一口气,冬日的P市山顶温度不高,他呼出的气形成一片白雾,在风中又被吹散。

宋瑜问,“你放弃了吗?”

林潜兮点点头,“我放弃了。停留、打结、挂上我的箭头标、还拍了照。我像预计的那样完成所有的工序,然后启程返航。”

他停顿片刻,宋瑜又问,“不后悔吗?差一点打破世界记录?”

林潜兮摇了摇头,他说,“不,我不后悔,我反而挺高兴的,我克制住了欲望。”

林潜兮说道,“我多往下1分钟,减压可能要延长一小时,我的物资、我的潜伴、我的后援团队都会受到影响,而比起这些,破不破记录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我很高兴我放弃了。”林潜兮说,“我克制住了自己,做了最正确也是最好的选择,然后这样的愉悦在我上升到150米,见到单靖的刹那达到了顶峰。”

宋瑜,“因为他在那个位置迎接你?”

林潜兮,“因为他也挑战了极限。”

150米对于单靖而言也是一个挑战,那是他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再往下一米,任何意外都有可能找上他。林潜兮最高兴的是看到单靖活着向他招手,单靖最高兴的也是看到林潜兮活着升水而来。

一次完美的潜水需要一次完美的升水,只有活着离开深渊,才能算做一次有价值的探索。

“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和他还会有下一次的机会去挑战300米,甚至更深的位置,只要我们永远保持谨慎、保持警醒、保持热情,只是……”

林潜兮顿住,后面的故事宋瑜已经知道了。

一次意外,单靖永远留在了六轮海子,再也没有人可以陪林潜兮下大深度了,也再也没有人会在150米等他,高兴地看着他平安升水。

也是在这一刻,宋瑜想,如果……

如果自己也会潜水,那就好了。

回程的时候他们选择坐船。

他们当然有充沛的体能,但坐船是另一条风景线,能看到夕阳洒在水面上,太阳的余辉在水面上折射出金灿灿的粼光,看到这样的场景,才知道波光粼粼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潜兮站在甲板上,他探头去看山脊,返程的人在山壁上形成一道黑线。他们彼此遥望,成了彼此镜头里的一幅画。

“这个水库真的很漂亮。”

“我原以为这次你会下去看看,那一段沉没在水下的长城,连我听着都觉得很有吸引力。”

“没关系。”林潜兮趴在栏杆上,懒懒散散地看着不远处正在作业的渔船,“一定会有机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