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写了一套24年英语四级的试卷,写的跟狗屎一样。
感觉背了一堆单词跟无用功一样,啊啊啊啊——
没关系的折花,没关系的。
问题不大,咱还能苟住。
2.
晚上又看了遍Daniel Sloss的灵魂拼图理论。第一次看的时候应该是在高中,具体是高几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当年看的时候就感觉很有道理,如今上大学再看,更觉震撼。
Daniel Sloss将人生比作一场没有完整图案指引的拼图游戏,拼图的四个角分别是家庭、朋友、兴趣爱好和工作,它们构成了人生的基础框架。人们在生活的旅途中逐渐拼凑这些碎片,努力构建起自己的人生版图。
然而,许多人误以为拼图的中心是“伴侣”,将幸福的全部寄托于爱情。为了将这份似是而非的爱情填入拼图,其它四个角不得已为它让步。可等多年后再回头时,看着中间那块爱情,人们又会发出“这谁啊?!”的声音。
而在Daniel看来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某一块孤立的“伴侣碎片”,而是贯穿于整个拼图的每一片之中。它可以是家庭的温暖、朋友的陪伴、兴趣的满足,或是工作的成就感,甚至是独处时的宁静。
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芒,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接纳,是在平凡日子里发现美好的能力。只有学会爱自己,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我们才能拼出一幅完整而幸福的人生拼图,让它在岁月中闪耀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
哇,我写得好像作文(挠头)。
3.
我很喜欢他的一段话。
“没有人是拼图碎片,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深沉、复杂与独特,这意味着她们同样花了人生二十多年去完成自己的拼图。你不能突然就指望她们放弃她们积累的一切,然后就来成为你拼图里的碎片。
同样的,如果她们突然出现,叫你牺牲你的一切去完成她们的拼图,你也会生气的。”
.
在我看来相爱的本质应该是协调和尊重,步伐一致才能走得长远。它需要磨合,需要相互迁就,但又不能完全抛却自我只一味迎合她人,或强迫对方迎合自己。
在小红书浏览相关话题时,我看又看见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爱情是用来让你看清你自己的。看清你的执着看清你的情绪,看清你自己认为自己拼图中的那一块最重要的拼图。爱情是用来看清你的拼图的,不是用来完成你的拼图的。”
我觉得她说的真的很好,“爱人先爱己”这个观点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
4.
据说Daniel这个段子劝分了很多人,以至于后面当他收获自己的爱情步入婚姻殿堂时,有很多观众感受到了“背叛”——打上双引号是因为我不知道观众们是在开玩笑还是真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这让我莫名想起高中玩b站时关注的一个叫赤焰男孩的up主,最开始关注他是因为一期教人如何吵架的视频,后面发现他的一些讨论爱情的视频观点也都挺有趣的。后来他交了女朋友,然后就有人私信说他表里不一,发视频劝退别人谈恋爱结果自己先谈上了。
说实话我当时觉得挺抽象的。因为在我看来,用一种理性甚至于有些“刻薄”来谈论爱情跟拥有爱情其实并不冲突。
这就好似于“我对食物有着近乎挑剔的态度,但当我遇上那份属于我的热乎乎的蛋炒饭时,依旧会不可避免的被它吸引。”
尽管那份蛋炒饭摆盘并不精致味道也没有特别到天下无一宇宙无二,可它在入口的瞬间给我带来的幸福感是真实存在的。
或许未来会有比它更能让我辛福的食物出现,或许它未来会选择让另一个饥肠辘辘的辛福,但那又怎样呢?
我只需要当下。
至于以后的事情都先去它的吧!
.
当然,上述观点必须以爱自己为前提。
尽管对我来说,能做到享受当下就是爱自己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