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京第一句话就是让江宝田好好活着,已经没有母亲,无论是他还是妹妹都不能再接受没有父亲。
“村长让你做的分拣,不是他找到的,是他花钱买回来让你做,又贴钱给你。”
江淮村是个小村庄,工作机会很少,都是自给自足,大部分人都选择在田里园里干活,赚得不多,生活。
村长去一趟城里碰壁,他老实把江宝田的实际情况说得明明白白,希望老板可以给个机会,自以为是的诚实反被大骂,凭什么请一个残废?就连找工作都无法自己来争取。
后面,村长就放弃了。
“爸,我想和你商量。我想我们搬去城里住,我和玉儿都在城里读书,平时在城里我也方便工作。”
江宝田现在也总唠叨着让他们读书,出人头地,接过了郝冰的接力棒,时刻督促着兄妹。
江京决定全身心跟着何天龙干活了。郝冰赔到的那笔钱加上他一直打拳,他们情况没有江宝田想得那么糟糕,但他不能停下来。
很快,玉儿就快到读小学的年纪,江宝田有什么不舒服需要花钱的话。一场“暴风雨”就能把这座摇摇欲坠的“小木屋”打翻,江京想在暴风雨来临前加固这间小木屋。
去城里住,不用村里人补贴是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离开熟悉的地方,脱离友好的关系,一切只能靠自己。
江京想了很久。他一定是要在城里赚钱的,他们家以前还有一亩三分地,后面就直接出租给别人了。
留着妹妹和父亲在家没人照顾,做不到。
改变他们的生活,这需要征求父亲的意见。
江宝田不放心地问了许多问题,他们住哪?玉儿去哪里读书?你不是在学校里住吗?怎么搬出来?
“我之前就搬出来租房子住了,找到一个师傅带着我做项目,平时我也有打零工。玉儿读书的地方能找到,等上小学不行的话妈妈赔到的钱可以找一个不错的学校。”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残忍的,这是实在没办法。
“好,儿子,爸听你的。”
连他工作的差事都是村长假意给他找的,留在这里就是麻烦别人。走出村庄,是为了女儿更好读书,儿子更好工作,配合就是最大的支持。
江京感激,也清楚地感受到背上的压力。
他跟村长还有一些亲近、平日总给他们帮忙的大叔大姨说了,过了年就要搬走了。
很多人知道都劝,让玉儿和江宝田留在村里。他们可以帮忙照顾的,一家人给一口饭也不会饿到,让江京回去好好读书,不要让母亲失望。
江京很决绝,郝冰的死对他打击很大,自己必须亲自照顾他们。
对了,周稚是经常给他发信息,他都没有回过。
他认为这种无声无息的离开,是最不痛不痒的。
是他不负责任,是他不自量力,现在及时止损。
他知道了,她结束物竞,发挥很好。后面还和家人去旅游了,发过来的照片快乐幸福。
一切结束了,各自回到各自的路。
邻居家的孩子时常来他们家串门,比玉儿大的小的孩子,都经常来陪她,不会顾忌他们家刚死了人。
刚办完丧事,按照江淮村的习俗,他们的新年应该一切从简。
江京反其道而行之,自从江宝田受伤以来,什么节日都是一切从简,外面的热闹与他们无关。既然决定搬走,他买了春节氛围的春联窗花,玉儿爱吃的零嘴,学着郝冰的以前的样子,在这个房子过了春节。
村长媳妇是隔壁村的,回了娘家,带回来很多年货,还给他们捎来一部分。
大叔大姨也经常关照现在没有母亲的兄妹。
江淮村是最互帮互助、民风淳朴的地方,郝冰和江宝田人品也值得接受这份善良和美好。
……
周稚一直没等到江京的回复,发出的信息和打出去的电话都石沉大海。
她回来也没有再去医院了。
快过年,她们的小家装饰着,像以前一样迎接新的一年。
尽管有不安的情绪,她也没办法找到他,就帮他找了个理由——他的电话坏了。
才大年三十,她已经想要快点开学,见到他。
“稚稚,帮爸爸去柜子里拿一盒新的浆糊过来。”桌面上摆了春联、年画和窗花,周天用牙刷刮着浆糊里最后的一点碎碎。
“稚稚,帮爸爸,他抹得歪歪扭扭的。”杨梅穿着一件毛衣,很有母性光辉,踩着椅子正在撕往年的贴物。
周稚正好写完一个福字,满意地搁下毛笔。红纸上的墨水还未干涸,墨迹淋漓,周稚四指勾着福字两端,举到自己下巴,让他们看,这是每年必备项目。
每一年,周天都会很捧场给她比一个大拇指,杨梅怕她骄傲语言上没什么表示,但是总会把她写的福字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她放下福字,让其自然风干。然后去柜子里找新的浆糊,熟练地打开,利落地用刷子均匀涂抹。
父女同心,其利断金。
周天手指都沾满了金粉,周稚说今年她想来贴。垫了几张凳子才能够到贴横批的位置,杨梅说她在胡闹让她快点下来。
周天在下面牢牢地扶着,让杨梅放心。
周稚微微踮着脚,手移来移去,让杨梅往后退看看有没有贴歪。
“停停停,你拿反了。”杨梅有点服了。
周稚汗颜,迅速拿正,让爸爸和妈妈都继续看有没有贴歪。
看她摇摇晃晃没个正型,杨梅真怕她摔下来,横批的影子在墙上忽大忽小。
“就这里,特别好。”杨梅让她可以停下不用动了。
周稚发梢都沾上了一些浆糊,听到这话,用力一按。横批有点翘边,周稚指挥着爸爸让他再拿点浆糊来,她要补。
“我来拿,爸爸扶住你。”杨梅立马开口。
一家人忙活了很久,等到大功告成,累瘫在沙发上。
休息半小时后,杨梅打了一下周天的肚子,说他们可以准备年夜饭了。
晚上,刚吃过饭,洗完碗就收到妍妍打来的电话。
“姑妈姑丈,新年快乐,提前打电话过来给你们第一个祝福!”
“妍妍变得好开朗,新年好啊。”杨梅高兴地说。
然后周稚就听到舅舅的声音闷闷的声音传来,“妍妍谈恋爱了。”
“喔!”周稚忍不住出声。
“谈的外国男朋友。”杨林补充。
周天调侃他刻板,帮着侄女说话。
长途电话很贵,却阻断不了血缘的亲近。上次回来妍妍的工作还经常让她苦恼,现在已经做得很稳定。
人逢喜事精神爽,内向的妍妍借着电话诉说对杨梅一家的思念和爱。
杨林突然想到什么?“稚稚,你们什么时候来看我们啊,来国外,舅舅一家好好招待你们。”
杨林想姐姐去看他罢了。
周稚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才刚结束一场旅游。
“稚稚,大学来我们这里留学吧。”杨林提出一个建议。
“来这边学习,开拓眼界。舅舅一家都在,妍妍的学校最近也在忙这件事儿呢。”
妍妍毕业后就留校了,处理了一些留学生的事情,平常会和父母提到,杨林也是突然想到的。
这个年代家里有条件的很多孩子,也会选择出国留学。他这边有很好的学校,稚稚要来的话,他肯定会帮一把手的。
“暑假就来找你们,我们稚稚参加物竞很多学校可以选择,她计划和男朋友考同一家大学。”杨梅接过话茬。
杨林失望。
妍妍继续聊着,分享最近的事情,还问到了周稚谈的男朋友。
欢声笑语地电话打到了半夜十二点,隔着大洋彼岸,一起跨年。
国外没什么过年氛围,每逢佳节倍思亲,杨林没经过什么思考提了一嘴的建议而已,被拒绝后没再纠结。
周稚问他能不能听到外面的烟花爆竹声,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妍妍,让她给舅舅看,她知道杨林是一个重视亲情的人。
大年初一。
电视上回放着联欢晚会,杨梅有个收音机,收录了很多过年的歌曲,每一年都会准时播放,年味随着欢快旋律充满整个家。
周天在厨房煲着咸骨瘦肉粥,配上肉糕。外面炮声渐密,从窗户往下看,一排排路灯上挂着红灯笼,给人热烈温暖的感觉。
周稚穿了一套红衣服,沾沾新年的喜气。
“爸爸妈妈,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周稚乖巧说了一大段吉利话,讨彩头。杨梅给了她两个大红包,也祝福了她。
一家人喜滋滋地喝粥吃早餐。
过去十几天,江京一条信息都没有回过,她也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任何回应。
她很矛盾,他们曾经都是每天发短信互诉衷肠的。就算怎样,也得告诉她一声让她放心吧!转念又觉得自己太小气,知道他忙什么,没空是很正常的。
不开心,主要因为一旦发生什么事,江京不是把她推开,就是失联。
有点累。
整个新年,杨梅都在家,她也没什么机会单独出去。交通也不好,商店也不经营,只能等着开学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