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天气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炽热而沉闷的气息,连往日营地升起的炊烟都显得格外稀薄。吕小布负手立于陷阵营门前,目光落在远处营地升起的袅袅炊烟。这炊烟虽稀薄,却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息,让他隐约回想起前世的许多片段。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那句经典的话:“军队是靠肚子行军的。”这是拿破仑的至理名言,也是他曾作为理工科高材生时深刻认同的原则。如今身处这乱世之中,成了温侯吕布,他愈发意识到——战争的胜负,从来不只是刀剑间的较量,后勤的保障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微风拂过,他注视着那些在营地中忙碌的士卒,低声喃喃自语:“这个时代的物资调配效率,确实该好好优化一番了。”在他眼中,那些搬运粮草、挥汗如雨的士卒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力,而是战争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这个在现代社会家喻户晓的概念,在这个时代却显得如此陌生。他心中暗道:“这些血肉之躯绝非简单的工具,只有保护好他们,才能谈及更大的目标。”
天气干燥,阳光炙烤着营地。五月的燥热加上干旱的环境,让士卒的每一次喘息都显得格外沉重。他整理了下甲衣,目光微凝,快步向张邈的驻地走去。沿途古槐枝叶婆娑,炙热的空气中带着阵阵树木的气味,踩过泥地时,地面的干裂纹路在无声地提醒他:这片土地太过饥渴了。
抵达张邈的驻地时,远远便传来士卒搬运粮草的声响。烈日高悬,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尘土的气息,士卒们扛着沉重的麻袋,步履沉重,却不敢有半分怠慢。吕小布缓缓驻足,目光扫过那些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身影,眉头微蹙。
“张邈确实尽力了。”他在心中默默评价道,但随即目光一沉,泛起几分冷意,“可惜,这个时代的人对后勤调度的理解仍然太过浅薄。仅靠堆人力和拼体力,根本无法真正支撑长久的战事。”士卒们疲惫的神情与机械的动作让他隐隐感到不安,仿佛每一分力气都在被无谓地消耗。
他迈开步伐,脚步有力,直向营帐而去。
“温侯大驾光临,实在令寒舍蓬荜生辉!”张邈快步迎出,笑容满面,语气热忱。他身着儒将长袍,举止间透着兖州名士特有的儒雅风度。“可是为军需之事而来?不瞒温侯,今日我与许兄商谈粮草一事,还讨了个好价钱,收获可不小啊!”
吕小布停下脚步,抬手轻轻示意。目光并未停留在张邈身上,而是扫向院中那些正在搬运的士卒。他沉声问道:“这些粮草,搬运了多久?”
张邈一怔,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忙答道:“约莫……两个时辰吧。今日气候燥热,运送起来确实费了些工夫,不过好在都已妥善安排。”
吕小布眉头微微一皱,语气冷静却带着些许锐利:“两个时辰,运送的效率如此低下。孟卓啊,这不是天气的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
“管理的问题?”张邈略显愕然,但随即脸上浮现一丝尴尬的笑意,“温侯,这不过是些搬运粮草的小事,将士们多少辛苦些,倒也无妨。”
“无妨?”吕小布目光骤然一沉,声音微冷,“张公,你可知道,这些士卒是其实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每一分体力、每一滴汗水,都必须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现在粮草运输不过是基础,若日后战事再起,将士们的力气又该从何而来?靠他们的血肉硬扛?”
这番话如重锤一般敲击在张邈的心头。他一时语塞,抬眼望向那些士卒疲惫的背影,仿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眼中那些“无关紧要”的劳力背后,藏着更多的隐患。
吕小布迈步走进院中,随手拾起一袋粮草,沉沉掂了掂,转头说道:“这些粮草分量如何,运输路线是否合理,搬运是否有序,孟卓可有都一一评估过吗?如果只是堆人力,遇到战事紧急时,你打算如何将物资快速运至前线?”
张邈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低头沉思,额间隐隐冒出一层细汗:“温侯教训得是……是我疏忽了。”
吕小布轻叹一声,语气稍稍缓和:“后勤不是简单的体力活,而是整个军队运转的命脉。后勤是整个军队的命脉,粮草的搬运、分配、存储,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若这些事情处理不好,哪怕前线将士再英勇,最终也会因补给不足而全盘崩溃。”
张邈抬头,语气带着些许惭愧:“温侯所言极是。看来我确实需要重新规划搬运和分配的方式。”
吕小布微微点头,迈步走向一旁的阴凉处,伸手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他抬起头,目光沉稳而清晰,声音冷静而富有条理:“孟卓,后勤虽是细枝末节,却是决定成败的根本。既然效率问题暴露得如此明显,我有几点建议,简单却极为重要。”
他缓缓抬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果断:“其一,建立一个简单而高效的运送流程图。每一组士卒明确负责具体的区域与运输线路,分段接力,减少体力与时间的浪费。不要让人力交叉或重复搬运,确保每一步都井然有序。管理混乱会让效率直线下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院中那些满脸疲惫的士卒,接着说道:“其二,合理利用辎重车与牲畜。将重型搬运任务尽量交由畜力完成,减少士卒在烈日下的体力消耗。人力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能被这些重复劳动耗尽。我们需要的是一支能打仗的军队,而不是被拖垮的苦力。”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张邈,声音稍稍柔和了一些:“其三,设置短暂的轮休时间。长时间不间断的劳作,只会让士卒精疲力竭,反而得不偿失。轮休的目的不是懈怠,而是让士卒们保持体力和精神,这样才能长期稳定地完成任务。”
吕小布的语气逐渐变得坚定,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孟卓,这三点看似简单,却能从根本上提升后勤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管理得当,士卒们体力充沛,效率自然会成倍提升。你今日看似省下了粮草和辎重,但消耗了士卒的体力也就消耗了粮草,长远来看,这才是最大的浪费。”
张邈听得连连点头,额上微微渗出细汗,目光中逐渐流露出几分敬佩。他低声感慨道:“温侯所提之策,真是高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确是我们之前未曾深思的问题。若能照此施行,士卒们的疲惫必定大大减少,运输效率也会大幅提升。我这就安排人手按温侯的建议逐步执行。”
吕小布闻言,微微一笑,语气中多了几分沉稳的鼓励:“孟卓不必自责。这些问题并非难以解决,而是我们需要用更科学、更系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乱世之中,士卒是我们的根本,而后勤是支撑军队的命脉。粮草不稳,士气必失;士卒力竭,战局必崩。”
张邈一拱手,语气里带着敬意:“温侯说得极是。这些策略听来简易,但能如此细致入微地考虑到人力与效率,非智者不可及。幸得温侯教诲,张某获益匪浅。”
吕小布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随即望向院中逐渐放下肩头负重,喘息着坐在树下休息的士卒们。他眼神深邃,沉声说道:“孟卓,我还要再提醒一句——不要低估这些士卒的价值。他们不是苦力,而是将来冲锋陷阵的骨干。每一分体力、每一次喘息,都要尽量省下来,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准备好。浪费他们,便是浪费军队的未来。”
张邈闻言,连连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和一丝感慨:“温侯看得如此长远,张某愧不敢当。今日这番言语,实是醍醐灌顶!”
吕小布沉吟片刻,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目前粮草供应虽然暂时无忧,但干旱气候恐怕会影响未来的收成。孟卓,你需尽快统计各地粮草存量,尤其是周边几个郡县的余粮情况,未雨绸缪,才能确保后续的补给无虞。”
张邈闻言,神色肃然,拱手说道:“温侯放心,此事我定全力以赴。”
吕小布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被烈日炙烤的地面,又看向那些挥汗如雨的士卒。他知道,这些微小的改变,或许在别人眼中不值一提,但在他看来,却是整个军队强盛的根基。
他缓缓说道:“孟卓,记住一件事——战争,从来不是光靠刀枪取胜的。后勤,是决定胜负的另一条战线。只有让这条战线无懈可击,我们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午时已过,吕小布看到一群士卒蹲坐在营地里啃着粗糙的饼,或分食一些简单的干粮。脸上虽疲惫却显露满足之色。吕小布心里一动:这是他们的午餐?怎么如此简陋?
他轻声问张邈:“今日将士们吃的这些,可是午饭?”
张邈愣了一下,略带疑惑地答道:“午饭?温侯,军中一向只有两餐,哪里来的午饭?”随即,他低头略显尴尬地补充道:“兵士们早上吃的是些干粮,下午这一顿便是今日的第二餐了。至于午餐……温侯,民间与军中,历来都没有此例。”
吕小布微微一怔,仔细回忆后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的“午餐”概念根本不存在于这个时代。在这里,百姓和军队都沿用古代的两餐制:早上吃一顿“朝食”,下午吃一顿“晡食”,而“午餐”这个现代人习以为常的概念,甚至连贵族和士人也不过偶尔作为加餐而已。
“原来如此……”吕小布低声喃喃,转而皱起眉头。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他本能地认为三餐制是合乎逻辑的,但转念一想,他的头脑开始快速分析这一情况背后的原因。两餐制的存在,不只是习惯,更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
他缓缓踱步,目光凝重,内心分析着:粮食问题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掣肘。现代农业技术尚未萌芽,主粮只有小麦、粟、稻等几种,加之缺乏高产作物如番薯、玉米,土地肥力有限,亩产极低。即使再繁荣的地区,粮食产量也难以支撑日常三餐——更不用说这是干旱频发的五月,储粮紧张的时候。再联想到宋朝,那是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巅峰时期,也不过才普及三餐制,而清朝作为帝制的高峰期,皇宫竟然绝大多数时间依然维持两餐制。他心中不由得感慨:这个时代的物资匮乏远超想象啊。
吕小布站定,轻轻吐出一口气。现有的粮草只能施行两餐制,如果强推三餐制,不仅无法真正改善军队的战斗力,反而可能加重粮草供给的压力,甚至引发士兵们的不满。他心中暗自叹道:“科技的下限决定了这个时代只能靠太难吃饭啊。看来三餐制是个好目标,但必须等到将来物资供应充足,技术改进后才能逐步推行。”
这时,张邈走近,笑着说道:“温侯在此巡视,可是对军中用餐有何疑虑?”
吕小布回过神来,轻轻点头:“确实。我开始以为士兵在吃中餐,忽略了现在部队还是以两餐制为准,也只有少数的诸侯,大夫才可以三餐啊。虽然三餐可以提高军队的实力,但是我军的粮草应该难以为继。孟卓,你怎么看?”
张邈顿了顿,略带几分惭愧地说道:“温侯所言甚是。确实眼下粮草有限,且正值干旱,军中储粮紧张,难以再增加一餐,其实即使能保证两餐也已经比大部分军队伙食好了。毕竟朝廷、民间数百年来皆以两餐为常,也并非只是习惯使然,而是资源不足,难以维系啊。”
吕小布微微颔首,淡淡说道:“我明白了。两餐制,短期内的确无法改变。”他语气一顿,眼中却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不过,现有的两餐制,并不代表必须沿用千年旧规。我们可以从细节入手,让将士们吃得更好、更科学,以此缓解他们的体力消耗。比如,将朝食的粟饭掺入适量豆类,提高饱腹感和营养价值;或是在晡食时增添肉干、菜汤,提高热量供给。”他转头看向张邈,“这些调整,看似细微,却可能在日积月累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邈听得频频点头,忍不住赞叹道:“温侯高见!将士们得此安排,必能士气大振。”他顿了顿,又有些迟疑地补充道,“只是,细化粮食调配需要更精确的规划与人力管理,恐怕还需增派擅长此道的人才方能推行。”
吕小布闻言,轻轻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公放心,此事我心中已有腹案。粮草问题,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接下来我们要想方设法招募精通后勤与规划的人才,打造一个强大的后勤体系。只有粮草稳定,军队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张邈拱手应声,目光中多了几分钦佩。他从未见过一位将领如此关注细节,也从未见过有人能将简单的两餐问题与未来的整体布局结合得如此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