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班一直推行的都是小组互助学习,所以他们的座位都是小组内部协调的。
说来有意思,刚开学,周稚觉得老妈安排五大金刚和她一个小组,相处起来的日子,周稚也觉得特别合拍,整个班的氛围都无比地好。
除了某些时刻,她会觉得比较偏离,比如——
杨梅的数学课有些口头禅,这应该属于一种校园文化,很多学生都会跟着说开玩笑调侃。
但杨梅说的“全世界都应该会这道题”、“下笔如有神。”与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中名叫芳表姨某个配角不仅说话相似,看久了样子都像。
于是,杨梅光荣获得了同学给予的称号“杨表姨”。
这种别称只要有一个人喊,很快就会传播开来,并且,一旦开始喊了就很难改过来。
本来,大家也只是背后喊,不记得是谁先开头当面喊了,发现杨班并不在意这件事,大家就再无顾虑地喊着。
于是,“杨表姨”这个外号只有两个人从来没有喊过,一个就是江京。
另一个就是周稚,杨梅在家里还问她为什么不跟着喊,周稚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是我妈妈,我喊你表姨这不是乱了辈分。”
又或者——
虽然,杨梅和周稚已经约法三章在学校不可以暴露她们之间的关系,但有一些看着周稚长大的老师早就知道她们之间的关系。
在办公室也会经常照顾她,有喊她小稚稚的,有给她一点零食的,在有别的同学和不清楚状况的老师面前,周稚真的觉得很难解释,还好,她们也只是以为周稚学习好跟老师关系也好而已,也没有深想这些问题。
周稚也珍惜三班的缘分。
“同桌,分科你选什么?”
印象中,他们之间从做同桌开始,就是以同桌互称的,即使小组内短暂换位,他们也好像习惯了这个称呼了一样,不曾改变过。
周稚问这个问题,内心已经有答案。
“理科。”江京想了一下,停下笔回答完又继续写。
“哇,太好咧,希望我们可以进一个班。”
江京看了一下她的表情,太真诚了,以至于他觉得如果他们分开,他会难过。
周稚特别喜欢吃鸡爪,经常带她妈妈做的过来给同学们分享,无论大家怎么争抢这美味,她总是会留下一两个给江京。
冬天降温的几个夜晚,细心的周稚发现了江京生病了,第二天就给他带了几件自己的毛衣。
他们的小组从金刚到进步飞速,成为班级成绩的中流砥柱。
他们俩个一起参加过校园会,一起参加物理竞赛,很多个夜晚埋头苦干,也曾趴在桌子上依偎午睡。
因为是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分科分班,杨梅也专门开了班会说明。
他们的选科情况需要自己签名确认,中阳是个尊重学生意见为先的学生,所以并不需要家长签名,学校认为学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分班也会尽量让同班同学分到一个班,像大量都选择文科或者理科的班级只要插入几个学生就会重新组成一个班。
三班人百分之九十都选择了理科,或者是喜欢数理化,或者是珍惜着这段和谐的同学情。
徐文上演着痛心疾首与一心周稚分离的画面,她的妈妈希望她读文科,再转个艺术类。
今晚,有物理竞赛的培优课。
顶着一个正方形发型的炮哥来给他们上这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这道题即使是竞赛题也算是难题。”
在黑板上梳理了一下思路,挑了重点讲。
“我有另一种思路。”
等炮哥讲完后,江京开口。
炮哥享受这种教学相长,做了一个递粉笔的动作,示意江京上黑板来展示。
他没有扭捏,连草稿纸和题目都没有带上去,直接上去讲自己的思路。
讲完,其他同学已经抢先给了反应,响起一片掌声。
炮哥欣赏地点头,作为一个多年带队竞赛的老师,他当然也想到了这种解题方法,当听到有学生讲出来的时候感到非常欣慰。
周稚笑得很灿烂,这样的江京和平时沉默的他很不同。
“小稚稚,笑得那么开心,你有更多思路方法吗?”炮哥一眼就看到了周稚那笑脸。
周稚突然被点名,非常震惊,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点点头然后走上讲台。
又讲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让炮哥眼前一亮。
“非常不错啊,和数学结合起来了,掌声掌声,哈哈哈。”
这个方法是周稚想了挺久的,和数学结合起来,算是比较偏门的方法,可能受老妈熏陶,灵光一闪就想到了。
想到了,她也花了时间去计算,但物理的计算不算重点,她上去也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
竞赛队从来不吝啬对队友的赞美。
几乎每道题,都会有学生讲他的比较新颖的想法,或者比较疑惑的点。
虽然这样会让培优效率变低下,但也是这样的精神和氛围支撑着队伍。
最后,炮哥进行总结。
“很快就要分科了,我们这个队伍的高一学生没有选文科的吧?”
问了一句,没有人否认,他也没有再说这个问题。
“下学期初就要市赛了,按照以往惯例,我们物理竞赛辅导团队会在假期接受一周前开展训练,这里发一份经过教务处盖章的通知,自愿啊自愿,发了之后就下课吧,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找我解答。”
有几个同学留下来问没听懂的题目的,其他人都离开了,透透气,觉得死了一大片脑细胞。
周稚算了算时间,培优集训开始的时候,她本来应该在外公外婆家,到时候只能压缩陪伴他们的时间了。
“到时候你会来集训吗?”出了课室的门,冷风把她的碎发都吹乱了。
“不会,没时间。”
集训固然重要,不过他要挣钱,一个星期太长了。
周稚有点意外,她也猜到了江京不会花更多时间来准备。
可能,周稚觉得他已经有这个信心和实力来参赛了,反正他总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非常好。
离开了课室,这一二月的冷风真是吹得让人冰冷啊,江京察觉到身边女孩快要缩成一团了。
鬼使神差地就搂住她的肩膀,一起上楼回班。
周稚僵硬了一下,觉得脸蛋有点热热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江京不敢看她,也没松开。
“冷。”
周稚也不再看他,还靠近了一些,把下半张脸埋入围巾。
等到正式分班那天。
大家都是按照学号一个一个上讲台提交选科表的。
杨梅讲完让大家谨慎考虑选科不要后悔,并且祝福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考出好成绩。
有些感性的同学都忍不住落泪。
“表姨,选理科你还会教我们吗?”周飞朗作为班长,很感谢杨梅给他这个机会,尽管他觉得自己还不够这个能力委以重任。
杨梅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说都是听从领导和教务处的安排。
这样的回答让大家有点失望。
大家排队一个一个交表。
徐文的学号是靠前的,很前面就提前交表了,不过在快要交完的时候,又上讲台拿回来,流着眼泪将我自愿选择“文科”改成“理科”。
然后又交上去。
这个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徐文后来有提起因为自己的冲动转科让溺爱她的父母生气,好几天都心情郁闷,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